- 时间:2025-04-04
- 点击:171
4月2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天心校区北院第一综合实训楼202室,组织开展了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磨课活动。学院全体承担该课程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课程优化与教学创新展开深入研讨。
本次磨课活动以“凝聚智慧、共享资源、提升效能”为宗旨,明确提出了三大目标:一是通过集体研讨,系统梳理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,探索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;二是搭建起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,促进教学经验与资源的互通共享,推动教学理念与技能的不断更新与升级;三是集思广益,共同打磨出优质的教学案例,构建起精品课程体系,推动课程建设迈向新的高度。
活动中,葛艳、刘乙霖、杨梦雅、夏艺珊四位青年教师围绕2025年春季学期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的教学要点,精心选择了相应专题进行说课教学展示。她们紧扣教学要点,围绕学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,灵活运用现实案例,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,从课堂导入到案例选择都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享。在讨论环节中,她们结合教学实践,就如何增强课堂吸引力、提升学生参与度、融入时事热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杨梦雅提出,可以通过“案例教学+情景模拟”的方式,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。黄凤建议,要整合跨学科资源,以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国内外形势。
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魏菊枝提出说课建议,形势与政策课政策性与理论性强,必须准确反映最新政策动态和热点事件。授课老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,精心进行教学设计,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准、讲活、讲出彩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海燕表示,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宣贯的教育,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,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,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,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。
此次集体磨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协作创新的宝贵平台,更为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推进教学改革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着力打造具有思想性、时代性和感染力的思政“金课”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的力量。(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菊枝)
一审:李海燕
二审:崔灿
三审:谭乐平